?
千古不傳談薪秘笈,幫你一次就談到滿意薪水。
前同事W,離職后找到一份非常不錯的公司,是建筑行業(yè)龍頭,還是前東家的主管幫他介紹的,整體上公司牌子還是文化都算滿意,唯獨不滿意的是底薪太低,于是找上了我說,哥要繳房貸,月薪這么少,只保障十三個月,其他全看獎金,又不好意思跟前主管說介意工資分配。于是我開玩笑說,這么剛好,我前陣子才跟一家獵才公司總經(jīng)理見面,學了中高階談薪水的絕招,不如來跟你聊聊吧!
?
我完全能理解一般公司為何不愿意給高底薪,因為公司的獎金必須看財務狀況,當然還有營收,當然不一次到位給,有諸多買穩(wěn)定度的考量,銷售、業(yè)務不能給高底薪的理由,也是變相的逼迫你立刻有貢獻,做不出成效也可以立刻把你趕走,就公司立場也不會有太多損失,前同事W就是商務主管,當然他能力很好,都在一流知名外資待過,還一直升職,談錢是有一定的立場,但怎么合理為自己爭取應該得到的薪資福利,真是一門藝術。
?
于是我跟他說,你要談保障年薪,你想要多少,應該去談,直接把期望待遇端出來,因為你已經(jīng)拿到OFFER了,公司HR基本上也不會為了區(qū)區(qū)一點錢,重找人,這時候你的機會就來了,我其實下了班,卸下了資方立場,我從不鼓勵任何人應該委屈自己,少開價。有一次主管跟我說,他面試其他人選貌似不敢開口談薪,結(jié)果我主管說,他后來不用那個人,因為他沒自信。用了我,是因為我想要多少就直接寫在表上,完全等到核薪完,我算滿意,我才在電話中顯露情緒,說我覺得你給我的薪水在剛畢業(yè)時很不錯。
?
當然,我進公司發(fā)現(xiàn)工作量超大,完全沒有蜜月期,立刻進公司救火,我進去公司歷經(jīng)一大波解雇潮,我每天都在發(fā)解雇賠償,朋友開玩笑說,你剛畢業(yè)當壞人沒有包袱啊!搞得我哭笑不得。大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在賺加班費還是心靈補償費,公司給到超乎你意外,大多都別有居心,還好我活下來,我那時候真的非常后悔怎么沒多談一點,就西方求職觀點,任何人拿到offer ,都不該接受公司第一次開的價錢,不然我保證你進公司會含淚。在國內(nèi)通常預期待遇都得一開始亮出來,很多人都不知道公司在想什么,其實是要把超乎預算的人選趕走,一般公司任何職位都有一個預算范圍,能談判的空間大約10 %。
?
所以能給多少,當然除了看你的談判技巧、過往資歷,絕大部分是看你所應征的部門是否為公司要職,你的大主管是誰也很重要。我所任職的公司情況比較特殊,我的大主管是公司董事,他掌握的預算當然不在話下,我的年薪大約多了同事年薪十萬左右,老實講,我主管的心態(tài)也是比較大方,多數(shù)的國內(nèi)的老板,講難聽一點都很小氣,大多想要便宜好用的免洗人力,錢不會一次給到位。員工也不是傻蛋。兩三年學成后,自然就跳槽了,我身為人資,我知道不給錢,只會找到來過水的人,培養(yǎng)一個人或招聘一個人,時間成本算下來也很可觀,必要的投資還是對人選略施小惠吧!
?
說了那么多,如果你還是害羞談薪水,那我只會告訴你真相,公司用你一定是為了省錢,又知道你能做出效果。你不可能會知道比起前手,用你已經(jīng)省了不知道多少錢,真相絕對讓你瞠目結(jié)舌,公司通常只會越用越便宜,越用越少人,還想把員工榨干,能把越多工作內(nèi)容壓縮到一個人力,公司絕不會留情想多給錢。所以寫給不好意思談錢的你一句肺腑之言,在老板眼中,人都是便宜的,但價值卻是無限的,你的價值,應該由你自己來定義,相信你自己值得一個好價錢,你才會做得久沒有怨言。
?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